(2) 1980年,宮江伸一。他在《關于砂栗的揚程特性》一文中分析研究了固體顆粒 在葉輪內的運動和受力狀態(tài),并用高速攝影機拍照了顆粒的運動軌跡。
根據(jù)固體顆粒在運動方向和法線方向上力的平衡條件,得出了顆粒運動方程式。通過 試驗,求出特定砂泵理論揚程修正系數(shù),摩擦損失和擴大損失系數(shù)公式。這是首次研究砂 泵內各種損失的重要成果。
3.第三階段:利用電子計算機建立數(shù)學模型
在這個階段,研究成果就更多了,介紹下列主要成果。
1980年,M.羅科,F(xiàn).雷哈特。他們在《利用有限元法計算離心泵葉輪內的固 體顆粒濃度》一文中,分析了固體顆粒受力情況和葉輪內濃度分布狀態(tài)。
根據(jù)顆粒上所受的離心力、哥氏力、離心慣性力、慣性力、流體壓力和流體阻力這幾 種力的平衡條件,得出了顆粒的相對運動速度。對渣漿泵實際運行的觀察表明,葉輪有效 運轉壽命由最大局部磨損來確定。根據(jù)計算,可以選擇最適合于輸送已知固體物料的泵或 者按照粒徑范圍預測最佳葉片形式。葉輪最終設計是最佳水力形式和最佳磨蝕形式兼顧的 方案。
1982年,G.格拉鮑。他在《離心栗內二相流動》一文中,從離心泵葉輪流道中 二相流(固體一水)滑動模型出發(fā),通過固體顆粒上所受慣性力、重力、阻力、離心力和 浮力的分析,得到固體顆粒和水流運動的速度公式,以及輸送固體顆粒時泵效率計算公